近期,聚酯产业链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弱势下行态势,但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前期领跌的PX和PTA价格开始触底反弹。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复杂,涉及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需求忧虑、油价重心下移以及产业链自身供需结构的调整。
关税、油价与供需的“三角博弈”
美国近期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特别是对纺织品及服装等产品,引发了市场对需求的担忧。关税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了纺织品的出口,还导致市场情绪低迷,企业订单减少,进而抑制了对聚酯产业链上游产品的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同比下降4.5%,这表明外贸订单的减少对市场产生了明显冲击。
原油作为聚酯产业链的主要成本来源,其价格走势对聚酯产品价格影响显著。近期,国际油价因供应宽松和需求疲软而持续下跌,导致聚酯产业链成本支撑减弱,PX和PTA价格也随之承压下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尽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增长2%,但短期内供应宽松的局面仍对油价形成压制。
聚酯产业链的供需关系也在近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终端纺织服装市场的需求因季节性因素和外贸订单减少而低迷;另一方面,产业链上游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大于求局面。据统计,目前聚酯产业链上游的PX和PTA产能分别过剩约20%和30%,而下游的聚酯纤维和纺织品产能过剩程度相对较低,这种供需错配格局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
装置检修与去库预期:市场反弹的幕后推手
3月至5月,PTA和PX装置集中检修,市场供应量预期减少。例如,YS大化375万吨装置计划3月15日起检修1个月,四川能投、YS海南1#、百宏石化等也计划在下月检修。供应端的收缩为价格反弹提供了支撑。据统计,3月PTA去库幅度预计在30万吨附近,二季度整体去库预期在50万吨附近。
随着检修季的到来,市场进入去库周期,库存压力有望缓解。去库的向好预期成为近期市场交易的核心驱动因素,推动了PX和PTA价格的触底反弹。目前,PX装置检修仍较集中,预计二季度PX去库力度或超过50万吨,这将进一步支撑价格。
近期国际油价跌势放缓,甚至出现企稳迹象,这为聚酯产业链的成本端提供了一定支撑,也为价格反弹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在逐步改善,预计未来油价将保持相对稳定。
供需、成本与政策:未来市场的多维博弈
尽管近期价格有所反弹,但聚酯产业链的供需关系仍将是未来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终端需求的恢复速度仍不确定,特别是外贸订单的减少可能继续影响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上游装置检修带来的供应减少能否持续仍需观察。据统计,目前聚酯产业链上游的PX和PTA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而下游的聚酯纤维和纺织品需求复苏缓慢,这种供需错配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原油市场的波动将继续影响聚酯产业链的成本。虽然当前油价有企稳迹象,但全球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因素仍可能引发油价的进一步波动。此外,国内能源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聚酯产业链的成本产生影响。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这将对聚酯产业链的能源结构和成本产生深远影响。
市场情绪和政策变化也将对聚酯产业链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产业政策的支持,都可能改变市场供需格局。目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逐步向海外转移,后期出口途径或有所转变,或增加聚酯产品的出口。此外,国内环保政策的加强也将对聚酯产业链的生产成本和供应格局产生影响。
应对市场波动: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突围
面对聚酯产业链价格的波动,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l 优化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生产计划,避免过度生产导致库存积压。
l 加强库存管理:在价格低位时适当增加库存,在价格高位时及时减少库存,以降低生产成本。
l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l 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聚酯产业链价格的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成本端变化以及政策影响的复杂性。尽管近期价格有所反弹,但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