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大势所趋。各大厂纷纷积极布局环保型产品,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对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控。这其中,永荣锦江与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的合作,以及上海的家纺以旧换新活动,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纺织行业在环保领域的深度探索和未来市场的无限可能。
强强联合,再生纤维闭环的奥秘
永荣锦江作为中国尼龙纤维领域的领军企业,与意大利兰蒂奇集团在消费后再生领域的合作,堪称纺织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双方以“向‘绿’而行,向‘新’而生”为共同信念,依托兰蒂奇集团全球领先的高性能聚合物技术,永荣锦江实现了 E-SUNLON®爱赛纶消费后再生纤维从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完整闭环。这一合作不仅推动了企业绿色化战略的落地,更是在全球循环经济的产业制高点上插上了自己的旗帜。
爱赛纶®再生尼龙纤维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通过兰蒂奇集团的超临界分离技术,完成了从“垃圾”到“高端成衣”的华丽转身,并获得了 GRS、EPD、LCA 三重国际认证。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全球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永荣锦江总经理汪建根表示,通过与兰蒂奇的深度绑定,永荣锦江将加速技术迭代,构建从再生切片到高端纤维的闭环竞争力,打开绿色产品全球化应用的新视窗。
上海先行,家纺市场的绿色引擎
上海作为全国首个将家纺纳入以旧换新补贴的城市,其 2025 年的“家纺品牌中国公益行”活动,为家纺行业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行业、企业、商超四方携手,通过政策补贴与品牌公益活动的深度融合,共同激活内需市场新动能,为全国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上海样本”。
中国纺联副会长杨兆华指出,此次活动旨在提高“两新”政策的触达率,持续推动品牌公益事业发展,扩大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有效带动品牌消费增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费品和时尚产业发展处处长陈文珊强调,家纺产业不仅是民生产业,也是时尚产业、创意产业,深入开展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企业代表如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活动中积极表态,将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等方式,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推动家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八佰伴等主场地与众多品牌联手,抓住窗帘、毯类、软床垫、床上用品四大类家纺消费品补贴 15%的政策机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环保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市场密码
大厂对环保型产品的重视,绝非一时跟风,而是基于多方面的深刻考量。从消费者需求来看,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可持续产品的偏好日益增强。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 7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环保型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从政策层面而言,全球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例如,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提出了明确要求,促使企业必须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工艺。
此外,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来看,重视环保型产品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在当今社会,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企业可以在环保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方向。一方面,绿色低碳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等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其性能和品质也将不断提升,能够满足更多高端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模式将得到更深入的推广。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消费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整个产业链都将朝着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将为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企业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而且,数字化平台能够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增强消费者对环保型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在这一过程中,大厂将凭借其技术、资金和品牌优势,继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它们将不断加大在环保型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实现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也将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那些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变化、积极拥抱绿色转型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属于自己的广阔发展空间。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