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17日讯(研究员 田箫) 谈及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大众普遍会想起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较少为人所知的是,在我们身上就有一个碳排放大户——服装。
据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0%,比所有航班和海运的碳排放量总和还高。预测显示,等到2030年世界人口增长至85亿时,服装纺织行业的碳排放量或超石油行业,成为第一大碳排放源;到2050年,时装产业将消耗超过全球30%的碳预算。因此,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未来“碳中和”服装将成主流。
《ESG Weekly》联合景赋,对太平鸟、安踏、H&M、优衣库几家服装品牌的ESG报告及年报进行了调研,揭开服装行业碳中和的当下进程。
KPI披露不足,服装行业减碳意识需提高
数据显示,每生产1吨纺织品就会排放17吨温室气体,在减排这个重点领域,各大服装品牌各出奇招。
在ESG报告中,H&M对减少碳排放的披露最为详细。其报告称,H&M目前使⽤现场燃煤锅炉的供应商⼯⼚下降⾄701家(2021年为91家),并正在与⽣产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当地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以加速煤炭的完全替代,且为供应商提供财政⽀持,以过渡到太阳能光伏、光热和农业废弃物热能。
同时,H&M还通过利用数字化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跟踪和计算,使用永久1二氧化碳去除量,并且逐步淘汰不环保的燃煤而用更清洁的再生能源替代。
安踏业结合范围三的要求对供应链进行了碳盘查,并针对不同的工厂、大楼、物流中心制定不同的减碳计划;太平鸟在年报中表示通过外包形式减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但未对减碳目标与具体形式做出进一步披露。
在能源升级方面,安踏表示日常对老旧、高能耗的设备进行保养管理,并且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H&M则更进一步,签署了瑞典最大的太阳能采购协议PPA,以增加可用的再生电力的数量。
目前,调研企业中仅有H&M与优衣库对气候目标做出了详细的KPI披露。H&M在ESG报告中披露,其整个集团的⽓候⽬标是到2030年,以2019年为基准,将范围1和范围2温室⽓体绝对排放量减少56%,范围3温室⽓体绝对排放量减少56%。⻓期⽬标是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到2030年,商店⽤电强度较2016年基准降低25%;到2030年,供应链中电⼒100%可再⽣;到2030年,在运营中使⽤100%可再⽣电⼒。优衣库及其母公司迅销集团制定了截至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而言:在该企业全球店铺和办公室,计划到203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度减少90%;在供应链端,计划到203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度减少20%;在商品端,计划到2030年度将全服装面料的约50%替换为环保再生面料。
由此可见,H&M、优衣库等海外服装品牌对减碳目标的披露较为重视,而国内品牌提升空间较大。
减排减废,谁最努力?
纺织业是高污染行业,无论是含有化学物质的废水的排放,还是旧衣服处理时焚烧填埋的不当操作方法,都需要企业做进一步的绿色调整方案。在这一方面,调研企业都显示出了相当的重视。
首先,水的节约利用和处理一直是纺织业的一大难点。生产环节服装企业应采取措施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淡水资源。安踏的ESG报告披露,其通过改善老旧设备、循环使用蒸汽管道回水等形式节约并利用水资源;H&M采用了流域层面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的水资源管理行动。
在生产和回收两个环节,企业需注意水资源的循环,不将水污染随意排放。这一方面,安踏主要通过化学处理方式和设备机器的使用来控制废物排放;H&M则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联合改善打造了污水处理厂ETP,旨在控制废水排放符合基本要求。
其次,在产品回收方面,优衣库于2020年推出了RE.UNIQLO项目活动,第一阶段成果是再生羽绒外套,透过在部分地区市场回收UNIQLO羽绒商品,重新生产制造为全新款商品。此外,回收义务也能转而再使用为固态燃料RPF以及汽车的隔音材料等衣物意外物品。
H&M则宣布,其计划将回收材料或其他更可持续来源的材料的比例增加到84%,其中回收材料占23%。作为材料路线图的⼀部分,H&M正在引入再生农业实践,包括已在2023年订购再生棉花。
安踏在循环产品方面,则重点提及了可持续包装,表示将使用回收活再生料、可回收或具备FSC认证的纸质包装,减少使用原生塑料包装,不断提升产品包装的可持续比例。
从上述措施来看,服装企业对减排减废的重视程度显然较高,但各大企业的关注范围有所不同。在碳中和目标不断前行的现状下,纺织服装行业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想要让消费者穿上真正的“碳中和”服装,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