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纺织行业又暴雷了!
7月5日晚间,*ST新纺发布公告,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向南阳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公告显示,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对*ST新纺享有三笔到期但未清偿债权,共计2077.52万元工程款。
虽然该棉纺龙头已偿还150万元,但所欠金额仍高达1927.52万元。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物质基础,连龙头企业都会出现资金困局,那中小纺织企业的处境是否更为艰难呢?
库存攀升,占用流动资金
随着传统淡季的日渐深入,纺织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常规坯布走货速度减缓,部分纺织企业新单缺失严重,被迫以生产部分库存的形式维持机器运转,导致坯布市场出现库存积压的现象。
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自6月上旬起,江浙地区坯布库存出现缓慢上升趋势。截至7月7日,样本内织造企业库存已回升至36天附近。
在需求低迷的阶段,居高不下的库存是纺织企业难以承受的痛。
如果织造企业订单不足以支撑生产运营,多余的坯布转化为库存,必然会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后续一旦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企业通常会以低价抛货的方式去库变现,这就极易造成利润流失甚至无利亏本,最终就只能落得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某织造企业表示,6月以来,坯布库存回升趋势较为明显,当前坯布库存在200万米左右。其中,部分是前期生产多余的,另外部分是采购商尚未提走的“库存”。
虽说织造企业有库存存在属于正常现象,但上百万米库存是十分可怕的,这对企业资金链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回款遇阻,周期被迫延长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纺织行业从业人员都会面临“销售难、回款更难”的双重困境。货款拖欠问题一直是纺织行业最难解的“结”。
而织造企业作为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回款难”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下游采购几乎都会赊销,但购买原料时却需要现款现结。如此,织造企业等于“背了最黑的锅”、“接了最多的盘”,倘若采购商出现问题,那应收账款很容易转变为坏账损失。
这时,有人会说,想减少回款压力还不简单,签好合同不就行了?
诚然,签合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子。但如今纺织市场环境极其内卷,不单有卷价格卷服务的,还有卷回款的。部分纺织企业为了争取更多订单,在回款时效上不断放宽期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纺织企业的回款周期较往年普遍延长了1个月以上。
某织造企业透露,回款方面,一般签合同都是3个月,但还是有客户会延期。
拖欠货款在纺织行业基本难以避免,因此,不少纺织企业都默认了“没有欠款就没有生意”这个市场逻辑。
在高成本、薄利润的时代,不论是库存还是回款,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纺织企业的资金链。为了缓解部分压力,那些库存高企的织造企业在高温来临之时,会选择减点产放点假,为自己“缓口气”。而回款压力大的那些也在慢慢转型升级,努力筛选客户。毕竟,大家都怕资金方面出现问题!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