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5月下旬,前期那家低价抛货的纺织企业又有新动态了!不过,这次抛货信息的发布频率与以往大不相同。自5月中旬起,相关信息发布数量已达9条。
在此之前,这家纺织发布的抛货信息不超过3条。但进入5月,该企业却频繁发布此类信息,背后又有哪些原因呢?
一降再降,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2月23日是这家企业首次发布抛货信息的时间,那时190T涤塔夫价格为0.82元/米;第二条信息发布在4月12日,价格从原先的0.82元/米降至0.8元/米;此次报价再次下调0.2元/米,报0.78元/米。同时,210T涤塔夫价格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且下跌幅度更大。
早在该企业第一次发布抛货信息时,就有不少纺织企业发出了“纺织市场真的太卷!”的感慨,随着第二次、第三次信息的发布,连围观群众都不禁要问一句,“这个价格是真是假?”
薄利多销,本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手段,纺织企业选择低价抛货也是为了快速盘活资金。
但有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源,不惜以“亏本”姿态销售,报价更是一降再降。更有甚者,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以低价博取关注,不停地透支客户的信任度。长此以往,这些企业真的能生存下去吗?
供求失衡,高库存更容易左右价格
以往,原料涨跌都会直接影响面料价格,导致相关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出现波动。
但从企业反馈来看,现在纺织市场价格和利润都趋于透明化,原料波动对面料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比如,上次主流涤丝品种价格涨幅超500元/吨,面料价格却依旧维持稳定态势。
“下游采购商不愿意为原料涨价买单,如今库存和需求才是影响面料定价的关键因素。”某织造企业透露道。
当前,终端需求呈现震荡偏弱走势,纺织市场供求失衡,部分面料企业出现销售不理想的情况,动销产品也相对偏少,尤其是那些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常规面料,如涤塔夫、春亚纺之类,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累库压力也随之增加。
大量资金被难以动销的库存占用,一旦资金流动性告急,低价抛货的现象便会如期而至,原本稳定的面料价格就会出现松动。
产能过剩,常规产品又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纺织产业经历了产能疯狂扩张到产能转移再到盲目生产,产能过剩的情况愈演愈烈。
“外围产能越加越多,接单变得越发困难。有时候,与其让布堆在仓库吃灰,还不如早点卖掉回笼资金,早卖说不定还能少亏点。”某胆布企业如是说。
今年以来,纺织市场频繁出现抛货的现象,开出的价格更是有种不抛完绝不罢休的感觉,混乱的价格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市场的冷淡。短短半月时间,某纺织企业连发9条抛货信息,背后是否意味着库存无人接盘?
如果低价竞争都行不通,那摆在企业面前就只剩一条路——转型升级。其实,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还是有的。例如,可以向更细分更专业的领域发展,或者创新研发附加值高的那类产品等。
转型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但一味地沉迷恶性竞争,被市场淘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在很多人眼中,纺织行业是传统产业。5月初官方宣告,传统产业≠“低端产业”,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传统产业解决的是刚需,通过自身提档升级和改造提升,其发展潜力并未消失。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