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新增居民存款累计14.9万亿元,如果加上12月份住户存款金额,全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将超16万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在2019年至2021年间,我国居民部门年增存款均在10万亿元左右,再往前则普遍低于5万亿元。通常把显著高于往年平常储蓄之外的储蓄,称之为“超额储蓄”。也就是说2022年的超额储蓄高达6万亿元!
而这6万亿元的超额储蓄,自然也就让很多人对它产生了期待——它会在2023年转化为令各方期待的“超额消费”吗?小编认为期待值可能不能太高。
从上图可以看出,相较于往年,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储蓄率都下降了,并且农村这方面在第三季度都迎来了历史低位,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大部分的居民都没有超额储蓄,甚至由于公共卫生的原因都是在消耗储蓄。那么这些超额储蓄是从何而来的呢?
超额储蓄真实来源
还是刚才那张图,通过对比近5年来的存贷款数据就很明显的能够发现,万年存贷款的比例基本相差不会太大,但是今年,存贷款之间相差了近5倍之多。也就意味着增加的储蓄,是有许多居民不再举债买房或经营,而是把收入存起来了。
而能够有能力贷款买房或者贷款经营的,显然不能代表大多数居民,而是少部分的人群,这部分群体在面对房价下跌,经营环境变差的情况下,收缩了投资计划,就像纺织市场上一位老板说的:“生意不好,有单子了再去贷款,因此资金压力不是很大。”而这就是超额储蓄的真实来源。
居民消费意愿不高
那么这笔钱在未来的去处也就十分明显了。说到去处无非有三个方面:居民消费、房地产以及金融投资。那么这笔钱既然是从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上省下来的,那么在未来这笔钱的去处大抵也就仍是回归到这个市场上,因此对于居民消费这个板块来讲,明年可能还是比较难复苏的,而去年老说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大家不买衣服了,导致服装的需求变差,传导到纺织市场上也就使得2022年的生意格外难做,这种情况2023年或许也仍会遇到。
而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元旦节的旅游数据了,根据国家文旅部的数据来看,今年这个元旦节,全国旅游人次达到5270万人次,达到了2019年近40%的人数,这个人数看上去还行,但是5000多万人的旅游收入是265亿元,折合一下平均每个人在这一趟旅游只消费了500块钱,旅游可以,花钱不行。居民的消费意愿就还是这么低。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的消费意愿才是拉动市场活力的发动机,如果消费没有及时跟上,再多的利好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纺织市场更是如此,如果终端服装的购买力度仍没有转好的迹象,那么明年的市场行情可能会有好转,但是向上空间有限,而如果这6万亿元的去向转向了“报复性消费”,那么明年的纺织行情将一飞冲天!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