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金九银十”,免不了感慨一句,这个传统旺季似乎又一次“凉凉”了,市场带来的利空效应令产业链“愁云密布”。产业链的变脸,导致十月收官之战表现“不尽如人意”,不少纺织老板都在惆怅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是好?
危中存机,困难或能得到缓解
根据国际纺联(ITMF)第十六次全球纺织业调查显示,2022年9月全球纺织业经营状况恶化,全球范围内的新订单指数、未交货订单指数以及开工率均呈现下降趋势。报告显示,当前产业链各环节表现较为负面,但未来全球服装业预期已止住下跌势头,南亚、北美和中美洲以及非洲的预期均有所改善,这预示着困难或将得到缓解。
不止是这份调查报告预测未来预期将有所改善,上周出炉的纺服出口数据也带来好消息,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在主要市场需求下行因素的影响下,9月纺织服装出口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但前三季度累计出口同比仍保持9.1%的较快增速。
今年下半年,受俄乌冲突、多国高通胀以及各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调整影响,海外主要市场购买力和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欧洲能源危机的到来,给纺织行业带来“破局”可能性。数据表明,1-8月,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3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出口增速达25%左右。
某羽绒面料现货企业表示,今年的“金三银四”除了受到疫情拖累,更无奈的是俄乌冲突之下,用于接收订单的运营商端口被迫停止运作,使得公司重要的出口市场(俄国市场)丢失。本以为受此影响,出口这块业务已无力回天,但欧洲突发的能源危机却带来了转机。进入6月下旬,大批欧洲订单使得数据稳步回升,等到10月,订单总量同比去年已相差无几。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困难重重,但谁也不能断言“突发”带来的一定是利空效应。毕竟,“危”与“机”本就是并存的。
订单缩水?可能背后原因是...
挥别十月,需求减弱、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地缘政治等因素仍是全球纺织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由于上游原料市场经常性波动剧烈,整个纺织产业链订单下达都偏保守谨慎,多数下游企业现今的采购策略都转向“小订单,多批次”的新型模式。对于这种采购模式,面料企业表示老客下单量较往年是有明显“缩水”的。
某秋冬面料现货企业透露,今年以来,虽然订单量相较去年增加2成左右,但老客户下单量是有明显缩减的,比如有位客户去年下单量在50万米左右,今年却只下了40万米。所以要想维持订单总盘仅仅依靠维护老客户是远远不够的,今年增加的那2成订单基本都是由新客户贡献的。如今公司新老客户的下单比例在2:8的样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新客户基本还是靠老客户推荐,再通过寄色卡样卡等后续工作努力争取才发展下来的。
某后整理企业分析说,今年大环境整体不好,货款拖欠时间推迟了1-3个月,导致回款压力增大。公司现在对订单筛选标准有所提升,一般会采取现金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回款慢带来的资金压力。虽然这种措施会导致订单量缩减,但对企业整体运营还是利大于弊的。
所以,看着“缩水”的订单量有时候也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毕竟今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活着就好”。在行业洗牌中,只有好好活着,才有机会迎来“春暖花开”。
综合而言,困难年年都有,而且年年都不一样。就算是“寒冬”,市场整体需求也依旧存在,现今市场呈现出来的两极分化就是很好的说明。虽然传统旺季表现一般,但也不必过分悲观,多渠道开发客户,攒足更多的现金流,那危机来临时也能更好应对。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