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议家之言>>正文

交期紧、客户催!看似热闹的市场,纺织企业或正掉入“高价买原料,低价卖库存”陷阱

来源 : 任萍 | 作者 : 任萍 | 时间 : 2022-10-17

进入“银十”后,在异常强大的冷空气洗礼下,纺织市场被两股“反常”气息笼罩着,这两股气息此起彼伏,让人时喜时忧,悲喜交加。

一股是由OPEC+超预期减产引发的原料端持续暴涨。

在国庆长假期间,OPEC+超预期减产引发市场对于供应趋紧的担忧,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了较强的提振效应,从而成就了油价“五连涨”。在原油的暴涨之下,涤丝也不甘示弱,主要品种报价持续上涨。截至10月9日,涤纶FDY和POY部分规格较节前上涨300-400元/吨。一不留神,织造企业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

在假期走访中,小编发现一家以四面弹为主的织造企业正在紧锣密鼓生产中,该企业负责人透露,最近有一笔关于尼龙机包四面弹的订单交期卡得非常紧,客户催得很急,导致这个国庆假期只能勉强休息3天。据了解,这款面料主要用于制作夹克,风衣等秋冬服饰。

对于国庆期间涤丝连涨现象,该企业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机器要运转,订单要交付,原料再贵也只能被动接受。迫于“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怪圈,这波涨价对企业的利润空间又是一个严峻考验,一招不慎就会落入“高价买原料,低价卖库存”的尴尬境地。

根据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江浙地区织造开机率在70.1%,对比节前数值(69.3%)略有回升,70%的开机率瓶颈已然松动。回顾走势图可以发现,上次出现大幅回升主要源于企业高温限产结束后的恢复性生产,还有部分源于稍有起色的“金九”秋冬面料市场。整体来看,织机开机率仍处区间波动之中。

从近几日涤丝价格逐步回落可以看出,国庆期间的涤丝上涨缺乏终端需求支撑,仅靠原油暴涨拉动的涨势难以长时间维持。

另一股是随着“寒潮”到来的终端需求复苏。

伴随“银十”而来的是两次剧烈降温,如果说黄金周期间那次降温仅仅是品味秋意的“开胃小菜”,那假期结束后的这次降温就是 “一秒入冬”的重磅硬菜。

随着气温骤降,纺织市场却热闹了起来,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各种询单晒单轮番上演,颇有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某面料企业负责人透露,在不温不火的行情下,市场销售通路已然发生变化,相比传统销售模式,快销和现货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当聊起这阵子的降温能否带来利好时,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的订单总量同比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区别在于下单时间变得更加集中。品牌客户订单从6、7月份开始陆续下达,“小批量,多批次”成为面料采购新模式。降温之下,最先收益的是线上电商平台,逐级传导下来,对面料端的提振效果尚不明显,毕竟面料市场的产能过剩不容忽视。

另一家羽绒服面料企业也表示,前期的羽绒服市场一直呈现观望态势,客户下单日趋谨慎,线下备货量较往年有所减少,反而是电商平台备货量较往年有所上升。“金九银十”作为纺织市场传统旺季,羽绒服线上销售尚可。受强冷空气影响,客户部分款式直接“卖到飞起 ”!

由此可以看出,消费降级带来的需求疲软在这波冷空气的抽丝剥茧之下,渐渐瓦解。电商平台背靠完善的物流网络,吃到了“第一波红利”。来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国庆期间秋衣秋裤销量环比增长125.64%,抓绒衣裤和毛线帽销量环比均超过100%,羽绒服销量环比涨幅超过140%...短短一周时间能取得这样的销售数据着实令人吃惊!

总的来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搁浅的“金三银四”或在这个“银十”得到补偿,原本对于秋冬市场的担忧情绪在“寒潮”下有所缓解,防寒保暖方面的需求释放让纺织人内心得到了一丝慰藉。但要留意的是,市场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后期走势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纱师弟微信

新闻热线

0512-63086536

商务合作

0512-63082910

纺织通英文APP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