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郑棉盘中低点跌至17000元/吨,轧花企业亏损迅速扩大,不仅大部分疆内棉花企业不对外报价(含部分棉商),而且国内棉纺厂也暂缓对下游布厂、中间商报价,棉花棉纱都处于“有货少价”的状态。只有少数套保率高、棉花库存偏大的贸易商/期现公司仍在坚持基差报价,刺激纺织企业补库。
安徽某中型棉纺厂表示,该公司6月中旬基差点价签约采购1500吨左右新疆棉(目前已陆续从疆内监管库铁路发运),目前看不仅没有抄到底,反而抄在了“腰部”,原料成本相较周边其它企业处于劣势。下游织布、面料等客户受棉花期现暴跌的影响,不仅五六月份签订的棉纱采购合同遇到执行困难,而且新单客户都是按当前的棉花盘面价格核算,不仅大幅压价,而且要求销售方接受1-3个月账期、承兑或赊欠货款等支付方式。
据河南、河北、江苏等地中小棉纺厂反映,近半个多月来棉纱累库率再次上升,“去库存”难度越来越大,但使用进口棉生产的棉纱(尤其美棉)询价、销售的形势相对较好。广东、江浙等地部分已停工的小型纺织企业为规避风险,计划到新棉上市前后再开工生产,主要受到内外需市场订单脱节、产品堆积、资金链紧张、欧美新疆棉禁令等多种原因无法维持生产。业内分析,原材料价格高企、疫情制约等只是表面现象,2022年二季度以来棉花棉纱需求呈现断崖式下滑才是问题的关键。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