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推进纺织产业高端化的目标之一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深度应用。针对纺纱、织造、印染等领域,在大型企业中推进建设一批绿色智能化工厂,在中小型企业中推进实施一批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在线监测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
可见,数字化已然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而聚焦当下,我国诸多纺纱企业也是如此践行的,其中不少企业更是已经尝到了数字化改造结出了“甜蜜”果实。
岱银集团解决差异化产品生产难点
近年来,山东岱银纺织服装集团(以下简称“岱银集团”)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不遗余力,积极推进纺纱智能改造,打造差异化产品柔性化制造生产线。
“纺织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科学管理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纺纱设备,可以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目前最先进的生产线万锭用工能够保持到15~25人之间,在用工成本上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未来5~10年时间,‘机器换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生产企业提高技术含量,用机器和技术代替简单的人力,实现自动化,已经是必然趋势。”岱银集团董事长赵焕臣说。
赵焕臣介绍,岱银集团投资2亿元对现有10万锭纺纱生产线逐步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精心打造差异化产品柔性化制造生产线,实现以订单驱动、智能配棉、追溯管理、单元监控、状态管理、品质在线为特点的智能制造,项目全部完成后,能有效解决差异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可以满足上至万吨、下至几十公斤各类特种纱线的精准研发制造,生产效率提高25%,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此外,为了给全球不同类型客户和团体,提供便捷、高效的个性化高级定制服务,近些年岱银集团投资1.5亿元推进实施了雷诺西装智能制造及国际化高级定制项目,全力促进服装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企业依托这一项目,积极开展雷诺西装全球高级定制业务,市场由境内延伸到境外,业务已拓展到美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万盛纺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在杭州萧山万盛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盛纺织”)的车间内,一排排智能机器高速运行,一串串数据信息滚动刷屏。
据了解,早在2014年,万盛纺织就开启了智能化改造的步伐。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年公司淘汰了一个环锭纺车间,引进了8台日本村田涡流纺设备,并配以最先进的前纺设备。几年运行下来,涡流纺车间与环锭纺车间的对比十分明显,涡流纺车间不仅环境好、管理轻松,生产效益也大幅超过环锭纺车间。
2020年,万盛纺织又投资4000余万元,决心打造一座智能化数字工厂,涵盖智能化数字车间规划及硬件升级、数字化平台、智能技术平台三个方面。“我们引进8台870EX纺纱设备,并对上一次引进的设备进行升级,车间全部实现自动运输、自动套袋、自动称重、自动码垛、温湿度自动控制,还安装了各种传感器、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智能芯片。”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机器换人”和一系列工业软件、一套生产智能决策系统的运行,万盛纺织实现了蝶变新生,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高了产品品质。
在手机管理软件上,“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监测”、“仓库管理”等各模块一目了然,点击进去可以查看相关实时信息。“数字化改造后,以前最担心的火灾隐患、安全生产事故,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先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加上智能化管理,我们夜里也能安心休息了。”车间相关负责人说到。
数据表明,整体改造项目实施一年来,万盛纺织车间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产品不良率降低一半,运营成本降低40%。数字化改造还带来土地空间的节省,厂区空出1/3的剩余厂房。
名仁纺织对接世界缝纫线生产标准
“我们进行技改扩能,打造现代化、标准化、科技化的缝纫线产业基地,目前已带动5家同行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湖北名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仁纺织”)董事长吴建安介绍说。
名仁纺织是一家以涤纶纱线生产为主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湖北省纺织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现有纱锭20万枚,线锭15万枚,可年产各类高档纯涤纶缝纫线38000吨。为打入欧美市场,2020年10月,该企业启动10万锭涤纶纱线智慧工厂项目建设。
当前,新建厂区内的电缆、用水等能源供应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新厂区采用用世界一流的缝纫线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设备自动化,实时对相关工序和机台进行数字化监控。正式投产后,公司产能将提升1/3。每万锭用工将从一百多人减少至二十几人。”吴建安介绍,该项目对接世界缝纫线生产标准,采用双层4万平方米单体厂房,其恒温恒湿车间达到了工业4.0时代高端智能制造要求,可大幅度提高缝纫线产品质量。
从手工接线升级到机器自动生产,技改扩能不仅缓解了纺织工人的工作强度,也让生产效率日渐提升。“以前我们要手工接头,都是走来走,后来车间人员坐车两边滑作业,现在车间全部是全自动纺纱,假如说要做现在的产量,以前最少要十几个人,现在一个人可以开两台。”车间的工作人员朱小红感慨到,智能化转型升级已经让纺纱车间摘掉了“效率低、用工多”的帽子。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