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郑棉各合约触顶跳水,棉纱出厂价也振荡下滑,直至4月中旬才逐渐企稳,与棉花期现价格普降2000元/吨以上相比,棉纱成交价也下跌1500-2000元/吨(OE纱、低支纱的调整幅度约1000-1500元/吨)。目前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轻纺市场普遍有囤纱贸易商亏损严重说法,部分中间商4月底前没有补库棉纱、混纺纱补库计划,处理高价库存,及时回收货款是当务之急。
是否真的存在亏损?
从对一些纱厂、中间商的调查看,棉纱贸易商购销倒挂现象的确存在,但幅度达不到1000-2000元/吨,原因如下:
一、各轻纺市场棉纱贸易商采购主要集中在春节前至2月下旬前(CF2109合约15000-16000元/吨),主力合约16000元/吨以上下单已非常谨慎(即使有大单,也基本是有合同且下游客户支付保证金),贸易商外围消息、终端消费反馈等非常及时;
二、各轻纺市场棉纱贸易商操作上几乎都是“短平快”操作(受资金、资源、客户群体等多方面限制,大规模囤货的少之又少),郑棉CF2109合约3月中旬下破16000元/吨,贸易商纷纷抓紧清仓销售,一方面贸易商“船小好掉头”;另一方面贸易商多种方式付款、定价灵活,有利就出,本身棉纱成交价就是一个动态、逐步回落过程;
三、随着郑纱交割库增多、交割品指标及棉纱仓单有效期等标准越来越合理,棉纱贸易商套保热情也有明显升温(有些企业采用棉花套保,为棉纱现货规避风险)。对于棉纺厂、贸易商而言不做“敞口”生意,时刻防范经营风险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
3月棉纺织企业调查报告:产量环比增长 原料库存小幅上升
调查对象: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湖南等省、自治区的棉纺织企业。
3月份纺织企业订单较为充足,成品库存保持在低位,由于市场新订单不及预期及新疆棉事件影响,企业对后市信心有所降低。据中国棉花预警系统对全国90余家定点纺织企业调查显示,本月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小幅上升,纺织品产量环比增长,纱线库存和布库存略增。
01 纺织品产量环比增长
纺织企业春节前后基本把订单接到4月份左右,因而3月份企业开工率仍在高位,产量明显上升。据调查,纱线产量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4.6%,其中:纯棉纱占比为63.6%,较上月下降了2.1个百分点;混纺纱和化纤纱占比为36.4%,较上月上升了2.1个百分点。
布产量环比增长9.7%,同比增长4.4%,其中:纯棉布占比,较上月下降了1.4个百分点。纱线销售率为90%,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
当前纺织企业纱线库存9.43天,较上月增加0.46天。坯布库存15.23天,较上月增加0.58天。
02 内外棉纱价格继续上涨
本月内外棉纱价格继续上涨。国产32支纯棉纱3月均价为25514元/吨,较上月上涨了775元/吨,涨幅3.13%,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070元/吨,涨幅24.8%;进口32支纯棉纱月均价为25636元/吨,较上月上涨了858元/吨,涨幅3.46%,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276元/吨,涨幅25.91%。
03 企业原料库存小幅上升
本月棉花价格回调,纺织企业逢低补库,原料库存小幅上升。截至3月31日,纺织企业在库棉花工业库存量为91.75万吨,较上月底增加3.51万吨,同比增加20.33万吨。其中:23%的企业减少棉花库存,33%增加库存,44%基本保持不变。
产品销售情况
跟踪数据显示,3月纱、布销售量环比分别增加56.40%和68.51%,产销形势恢复明显。
从价格看,原料价格下跌,纱、布产品价格跟跌。3月31日32支纯棉普梳纱、30支纯粘胶纱和32支纯涤纶纱价格环比分别下降4.79%、4.86%和6.02%。进口纱价格整体下跌,其中自越南进口的剑杆32支纯棉纱价格环比下跌4.92%,与国内32支纯棉普梳纱价格基本持平。坯布价格跟跌,3月31日全棉坯布32*32 130*70 2/1 47"斜纹6.00元/米,环比下跌1.64%。
截至3月底,纱、布库存环比分别下降4.75%、4.48%。3月上旬市场购销顺畅,企业库存整体下降,进入下旬下游走货出现延迟,库存开始累积,多数企业库存在10天左右,部分企业接近20天,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织布企业库存增加幅度高于纺纱企业。
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进一步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全球通胀预期上调,预计原料价格维持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海外疫情反复,终端市场下单犹豫,加上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