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节疵点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要杜绝小竹节疵点,必须从织物的前道工序开始监管。此类疵点从布面上观察均呈小竹节,根据条干仪测试数据分析和布面拆布实物质量观察对比,定为棉球疵布。此类疵布一旦出现,都是大批量的纱疵,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它们一般分布在梳棉工序和细纱工序。现将小竹节疵点产生工序及控制措施分析如下。
前纺梳棉工序
01 小竹节疵点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梳棉工序的棉球疵布在布面上的特征是竹节疵点很小,布面分布为长片段的“满天星”。经拆布分析,竹节处纤维扭结成棉球附在纱条表面,很容易剔除。产生小竹节疵点的原因主要是:梳棉工序的棉卷喂入是湿花,喂入的丝束纤维、油脂易黏污针布,锡林与道夫隔距不正或过小,针布表面不平整及针布衰退等。有时涤纶纤维含油过低或者生产车间相对湿度过高,也会引起梳棉机绕锡林,致使纤维转移不良,形成小竹节疵点。
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先进先用,湿包不允许上机台;粗纱头处理后再与原棉混用;相对湿度不能大于60%。
02 大棉球形竹节疵点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梳棉工序的棉球疵布在布面上有一部分呈大棉球形,竹节疵点较大的分散在布面较宽的范围内。其中大多数的竹节纤维成扭结状,这些问题主要产生在梳棉工序的前部,由操作因素造成;还有一部分竹节拆布分析时,纤维短而无扭结,主要产生在大漏底部分,由漏底堵塞、挂花造成。
控制措施:剥棉皮圈定期擦洗,消灭皮圈挂花;梳棉机前上、前下铁板,后上、后下铁板定期清洗、打光;所有通道部分、道夫罩壳发现有油脂、不光洁,应定期清洗;墙板花擦清,发现棉网有破边要及时处理。梳棉工序的棉球疵布“满天星”或者“棉结”的小竹节疵点在布面上用拆布挑纱方法分析,“棉球”小竹节疵点均易于剥取,但不能移动。
精梳、并条、粗纱工序
01 精梳工序
精梳工序通道和锡林顶梳毛刷等部分不光洁,圈条盘通道有毛刺挂花,产生箩卜丝,布面竹节拆布分析时,纤维短无扭结,色泽偏黄。
控制措施:每班轮换交接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02 并条工序
并条机紧压罗拉的刮片或绒板花带入,布面也呈竹节状,但是此类竹节分布密集。竹节大而沉,分解竹节时,大多数为短绒和绒板花,色泽较黄、较深,在分析中容易区别。
控制措施:定时检查并条机绒板状况,防止绒板花堆积;清洁工作轻做、勤做、随时做。
03 粗纱工序
粗纱前皮辊绒板花附入,粗纱上、下皮圈不转。乱纤维、绒板花堆积过多,易附入纱条。拆布分析时布面呈竹节状,分解后有扭结现象,存在乱纤维。纺成细纱后小竹节疵点依附在纱上,能来回移动,但黏附纤维的纱条发毛,不光洁,轻拉易断,与其它工序易区分。
控制措施:随时检查粗纱上、下皮圈、绒辊是否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后纺工序
01 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中小竹节在布面上形成无条干形的本白竹节,即棉结(白星)疵布,也呈“满天星”分布。由于细纱工序钢丝圈散热差、容易外倾楔住,增加飞圈;型号不配套,更换钢丝圈周期过长,卷绕张力过大。
梳棉工序的棉球疵布与细纱工序的棉结(白星)疵布在布面上往往容易混淆,只能采取拆布挑纱分析,属细纱工序的棉球疵布。小竹节疵点可以在纱条上左右移动、纱线不断、纱条光洁、捻度正常,但是小竹节疵点无法剔除。
根据拆布挑纱分析法以及细纱机台比较集中来区别,本例“满天星”棉球疵布为细纱工序钢丝圈散热差致使纱条像刀片刮过一样,被钢丝圈的内侧圈脚刮成细节。纱条刮过的地方产生细节,未刮过的纱条被刮后纱条的多余棉结包覆,又产生粗节、棉结。由于钢丝圈线速度为40m/s左右,所以,在布面上粗节、棉结、细节呈短片段的“满天星”分布。
控制措施:钢丝圈号数选用、更换周期及轻重掌握原则以保持正常气圈为准。
02 络筒、自络筒工序
槽筒速度过快,纱线在槽筒的曲线通道里每行走一公分纱,都黏附在有油脂、棉蜡的通道里,之后卷绕在筒纱上。槽筒S槽须经常检查光洁状况,否则经过此道工序,“白星”“棉结”成倍增加,此“棉结”不能剔除、不能移动。轻触后纱线易断。此类纱疵量大,易导致染色不匀。
控制措施:络筒、自络筒工序槽筒定时清洗。
结语
综上所述,要控制小竹节疵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原棉进厂后每道工序要进行质量控制,严禁湿包进车间;重点工序中车间温度、相对湿度要满足生产需求;前后纺各工序所有通道应定期清洗,定人检查,必须保持光洁、无挂花;稳定布面、针织物实物质量,以减少小竹节疵点,满足用户需要。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