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快速发展,国内一些原来生产三罗拉负压式紧密纺的企业也开始研发四罗拉式。两种负压式紧密纺方式的原理不相同,分别有各自适合的工艺,纺纱企业也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原理决定二者差异
三罗拉式紧密纺吸附毛羽效果更好是由它和四罗拉式不同的集聚装置结构形式所决定。
虽然二者负压狭槽都倾斜于纱线输出方向,但三罗拉负压式紧密纺集聚区一直由前罗拉钳口延续到阻捻钳口,实现全程集聚;而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只是由前罗拉钳口延续到负压狭槽末端,负压狭槽末端至阻捻钳口之间的微小距离没有集聚。所以相对而言,三罗拉负压式集聚动程、集聚时间更长,集聚效果更好,毛羽相对更少。
对比二者的集聚装置传动方式可以看出,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集聚皮辊由带齿前罗拉通过过桥齿轮积极传动带齿小罗拉,集聚皮辊必须压在小罗拉上,因而集聚动程无法延续到其钳口线。如果位置太靠后,皮辊则不转动或转动不顺畅。如果用主流的SKF型弹簧摇架,摇架前皮辊前冲量则要加大为3毫米左右,不能太小或太大。三罗拉负压式紧密纺是由前皮辊通过过桥齿轮消极传动集聚皮辊,集聚皮辊可直接压到负压狭槽末端,因而集聚效果可由前罗拉钳口一直延续到阻捻钳口。
三罗拉式的“传动副”中夹带纤维,起了“固体润滑剂”的作用,增加打滑。随着纱线变粗,这种打滑更加严重,因此必须有一个所谓“集聚牵伸”的调节量。四罗拉式则没有这种“固体润滑剂”的作用,可以不设“集聚牵伸”,应该说是一个优点。但是,毕竟还是有打滑,所以在机构设计中,第四罗拉的线速度必然要略大于前罗拉的线速度,只不过不可调节,所以一般用户认为其没有“集聚牵伸”。
但是如果纺中、粗支纱,须条厚度增加,应该分布在压辊宽度上的正压力变成集中在中间须条位置上,传动条件恶化,实际上也需要调节,但是在机构设计上没有给用户调节的余地,优点变成了缺点。
三罗拉式的网圈套在负压管上,集聚槽的出口端可以尽可能接近压辊钳口;而四罗拉式则套在罗拉上,负压管的集聚槽位置受到罗拉的限制,须条“不控制”距离肯定较大,似乎对纺高支纱不利。三罗拉纺高支纱更有利是因为絮条纤维量少,“固体润滑”作用并不明显,网圈传动比较稳定。纺中、低支纱可以用所谓的“集聚牵伸”调节,扩大了使用范围,尽管效果并不理想。
四罗拉式紧密纺纺高支纱的性能没有三罗拉式的好,但是因为没有“固体润滑剂”的因素,在一般纱支范围内,它的使用维护量小,没有经常磨皮辊的要求。建议纺机企业在网圈传动速比上,可以按纱支粗细分几个档次设计,以扩大使用范围。
三罗拉不会被淘汰
短期内,三罗拉式紧密纺不会被四罗拉式淘汰,仍然会有一定的市场。
但四罗拉式紧密纺在皮辊维护、使用方面比三罗拉式紧密纺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三罗拉式紧密纺的牵伸和集聚皮辊不能通用,和普通环锭纺皮辊铁芯也不能通用,打磨皮辊时需要拆开皮辊盒并同步打磨一对皮辊,还要按一定比例打磨外径,保持其传动比不变。
而四罗拉式紧密纺是带齿前罗拉通过过桥齿轮传动带齿小罗拉再传动紧密纺阻捻皮辊,避免了复杂的操作,但由于更换带齿前罗拉,所以需要更高的初期设备投资,而且三罗拉式紧密纺的吸附毛羽效果更好。
从网格圈传动原理和结构上讲,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罗拉式紧密纺和四罗拉式紧密纺相比较,在纺制中、高支纱时,三罗拉式紧密纺的成纱效果好一些,在纺制中、低支纱时,三罗拉式、四罗拉式紧密纺的成纱效果接近。
企业要进行科学评判
现在很多人有三罗拉式紧密纺过时、落后,四罗拉式紧密纺技术先进等观点。我认为,这是某些企业营销人员的过度推销和宣传,三罗拉式与四罗拉式紧密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从投资成本上看,三罗拉式紧密纺不用换罗拉和罗拉墩,其投资成本肯定会比四罗拉式低。
从质量水平上看,条干方面,因没有更换新的罗拉,三罗拉式紧密纺和四罗拉式的条干差距有0.2左右,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三罗拉式紧密纺的条干水平比四罗拉式的要好,这具体要看安装、维护的水平,普遍来讲,0.2~0.3的差距是正常水平;毛羽方面,三罗拉式紧密纺的毛羽指标要比四罗拉式好0.3~1.0左右;强力方面双方差不多,细节与棉结方面双方各有优势。
从维护强度上看,因为四罗拉式紧密纺系统的零件多,传动件也比三罗拉式的多,所以保养四罗拉式紧密纺的保全工十分辛苦;三罗拉式紧密纺的胶辊要配对磨削,所以皮辊房的工作压力会增加不少。
从消耗成本上看,四罗拉式有轴承、过桥大齿轮、网圈等消耗,三罗拉式有皮辊、过桥小齿轮、网圈等消耗,运行2~3年对比下来,纺制6支~16支及以下的纱线,双方消耗差不多,四罗拉式紧密纺稍占优;纺制21支~200支的纱线,三罗拉式紧密纺优势较明显。
从长远角度来看,三罗拉式紧密纺零部件少、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维护方便,且纺纱质量并不比四罗拉式紧密纺质量差。所以,三罗拉式紧密纺与四罗拉式紧密纺各有优缺点,如果是纺制16支以上的纱线,我肯定会选择三罗拉式紧密纺系统。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