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还剩多少?三分之一!对于经历了大半个月“史上最淡季”的纺织人来说,最近的市场的画风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纺织市场局部在回暖!
原料端:前期利空平滑,聚酯工厂压力延后!
进入7月最后一周,原料市场也有所表现。除了价格维持小幅上涨之外,产销是最好的证明,主流厂家平均产销从前期的4-5成上升至6-8成,甚至在月末出现了超百的行情,聚酯厂家的库存压力再次转移至下游生产企业。
中国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聚酯市场整体库存集中在30-39天;具体产品方面,其中POY库存至10-15天,FDY库存至21-28天附近,而DTY库存则至29-39天左右。
据一位行业人士表明,已经有大厂表示后期或许会减少优惠力度甚至取消促销,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下游市场逢低采购的心态。自从进入淡季,下游织造厂家对原料的采购心态一直偏谨慎,不敢随意把资金垫入原料端,而前期采购的原料也用剩不多,所以也导致了这波行情出现。
无论是聚酯厂家的“阳谋”刺激,还是织造厂家自身刚需所致,这波采购的确让原本库存高企的聚酯厂家松了一口气!“聚酯厂家前期的利空应该是平滑掉了,可能下一波聚酯工厂的压力要延后到四季度了。”一位专业人士表示。
贸易端:内外贸订单均有下达,弹力面料表现抢眼
7月下旬,纺织市场打破了“淡季”枷锁,市场一度传出好消息。不少纺织老板表示:“这波行情来得猝不及防,总算让我们走了点货!”
据中国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江浙市场成交气氛较前期好转,成交多集中在秋冬面料,内贸和外贸市场均有一定的表现,尤其是内贸市场。
“从端午节过后到上周,市场真的很淡,有时候我在门市部坐一个下午,都不会有一个采购坯布的电话,”做四面弹面料的沈总表示,“但这周完全是不一样的场景,我现在一大早就接到各种要坯布的电话,这边要2万米,那边要5万,最近仓库里的库存去了一波,而且有些订单要定织,还需要排队。”
除了弹力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常规秋冬面料订单下达也好于前期,如用于里料的舒美绸、胆布等,用于沙发布的经编麂皮绒、平呢绒等,此外,中厚型服装面料也有一定的表现,尤其是经过特殊后整理工艺后用于制作羽绒服、棉服等面料,市场打样、试样表现较好。
由此可见,市场的确释放了利好信号,无论是原料的涨价还是秋冬订单下达,至少前期一直节节攀升的社会库存是稳住了。在小编走访调研中,大多数织造厂家坯布库存上升开始放缓或者产销能够做平,少数生产适销产品的厂家库存更是小幅走低,这也提振了市场人士的信心。
产能过剩仍旧“卡脖子”,纺织市场全面回暖仍存担忧
对于这波行情,有少数纺织老板认为:行情提前了,不知是好是坏!
按照传统惯例,6、7月份属于纺织传统淡季,市场上降负荷、累库存等现象也是较为普遍。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部分企业在经历了二季度“低需求、高负荷”的状态,自身库存已经累至近几年的一个高位,资金压力更大,因此进入6月中旬,市场上轮休、放假操作加速,江浙地区主要集群负荷一直在6成左右徘徊,较低的则在4成左右。
面对目前这波行情,接单较好的企业又开始满产操作,接单一般的企业也延迟了放假计划,为8、9月份的行情做准备,从而导致市场开工负荷小幅上升。
据中国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喷水织机开工回升至7成左右,经编开工在7-8成,圆机表现略差,在4成左右,与上周相比,上升了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已经不大。
由此可见,这波行情带动了厂家的生产积极性,若后市行情持续向好,那么市场库存会缓慢下降,若这波行情只是短暂的,很有可能会加剧8月的产能过剩。
毕竟如今的大环境仍然深受疫情影响,纺织行业还是面临着终端消费恢复缓慢的窘境,尤其是外贸市场乏力,经济不佳导致国外失业率和破产企业数量仍在攀升,可以说海外疫情的发展对经济的冲击,甚至对纺织行业的冲击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万一在秋季疫情出现反复,外贸经济活动很容易再次出现“暂停”。
反观国内,“两会”之后,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即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见中国的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新一轮的大转变,拥有14亿庞大消费群体的内贸市场被频频提及,对于纺织行业而言,是有利好促进的。
“目前国内一线品牌对面料采购的体量和要求其实已经超过了国外的订单,今年我们在内贸市场接单还是比较好的,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少,所以我认为内贸市场还是大有作为的!”一位纺织贸易商赵总表示。
综合来看,如今的纺织市场正站在十字路口,行情究竟是向左变好,还是向右走弱还不能预测,在多空并存的当下,纺织企业还需根据自身订单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库存的状态。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