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原油占据了纺织人的绝对关注,经过一周时间的震荡,油价总算是稳住了。纺织人所关注的PTA上周也有一顿“猛如虎”的操作,然而等一切尘埃落定以后回头一看,得,原料价格之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仍旧回到了原点。
原油突然暴涨占据了“天时”,现在时间正值9月末,是每年纺织行业周期性需求最旺盛的时候,织造企业的开机率也是节节攀升,占据了“地利”。可在这样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价格不但没有涨上去反而跌了,那出问题的只能是所谓的“人和”,也就是织造企业了。
往年织造企业也抵触原料涨价,可原料该涨还是会涨,可今年原料怎么就真的涨不上去了呢?
目前坯布面料市场的价格非常混乱,大量织造企业的存在非常多的库存,一般都超过1-2个月的时间。
某安徽织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企业一共有230台织机,目前企业的坯布库存已经超过了200万米。理论上,一米坯布的利润能够保持在0.2元/米,虽然比过去低了那么一点,但是还是能过得比较滋润。
但实际上,当库存数量过多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降价促销保本销售,而当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则会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再下降0.1-0.2元进行抛货,因此他们的实际利润属于保本甚至亏损。
虽然纺织企业有厂房租金、工人工资等沉没成本,还有银行贷款方面的压力,但是如果开机的收益低于关停的收益,织造企业还是会变着花样来降低开机率。
在走访过程中,小编也发现,虽然进入九月以后,大部分织造企业都选择了满开,但是对于一部分织造企业来说,有的政策性减产,有的“做五休二”,过节还放假,总之就是变着花样降低织机的负荷。简单来说,因为坯布销售困难,实际利润甚至已经亏损,所以现在织机满开已经不符合织造企业的利益。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中,就有不少织造企业准备放三天以上的假期,这是过去几年几乎没有遇到过的现象。
因为织造企业的坯布库存过多,导致资金链非常紧张,原料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的极大反应。
在去年原料价格狂飙高涨的时候,小编问企业多少的原料价格是他们最能接受的,他们的答案就是在8000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价格。
按照上文的说法,原料的实际价格已经接近于零甚至亏本,织造企业本身就没有开工的意愿。
现在织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就像在走钢丝,小心翼翼,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如果原料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上涨,等于在走钢丝的过程中背上再压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织造企业就会变得更加无利可图,势必会有大量的织造企业直接停产了事。
这样一来,原料就更卖不出去了,这也是原料厂家不想看到的局面。
目前市场上,类似T400、T800、破卡等弹力面料,以及一些功能性面料的销路较之前没有明显的变化,利润也能维持在20-30%,回款情况也比较良好,与常规产品造成了极大的差距。
现在大家都知道差异化产品赚钱,常规产品不赚钱,只是很多情况下都“有心无力”。要生产差异化产品,机器、人员、技术缺一不可,因此短时间内不可能加大这方面的产能,市场上就这些差异化产能,结果就是对原料的需求也比较恒定。
当然,现在外围很多地区都是新机器准入,只要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提上来了,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不会在短期内影响原料的供需局面。
从原料厂商的角度来看,生产差异化产品的企业开机率高,资金相对充足,对原料的需求稳定,自然是优质客户,但他们一方面他们因为前期原料价格下跌购买原料变得谨慎,另一方面这样的企业相对也比较有限。
而生产常规坯布的织造企业才是购买原料的大头,而按照现在的情况,他们的库存高,利润低,资金周转困难,抗风险能力低,已经是微利甚至保本经营。
一旦原料价格上涨,因为市场上抛货的现象存在,坯布价格也涨不上去,这类企业很多就会陷入亏损局面,亏损了以后就会寻求各种手段包括停产来进行止损,聚酯库存目前本就偏高,这样的局面是原料厂家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原料涨不上去最主要还是因为织造企业手里只有布,没有钱,简单来说,要原料涨上去,那就是要把布变成钱。
其中“金九银十”的周期性需求或许是一个机会,在这段时间里织造工厂或许可以去掉一部分的库存,原料价格或许会有小幅上涨,但是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传统旺季一过,市场或许又会重新变回老样子,涨势预计也难以持久。
要治本的话,就要从根本上扭转织造企业的供需关系,其中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围产能进行技术升级,把常规产能升级到差异化产能;另一个是落后产能淘汰,在市场竞争中使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退出,最终达到整体供需的平衡。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