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的一个朋友做了一个单子。他的一个老客户问他要了一批坯布,但过了一段时间,货都快准备好了,对方突然又说不要了。
那位朋友就很生气,就问对方说为什么,那个老客户就说,在外面看到了同一型号的现货,一米的价格便宜了几乎0.5元。
几万米的单子,一来二去就是上万元的差价,这样选也无可厚非了。
布价很重要,同布不同价,谁来谁都懵
布价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往大了说,中国的纺织产业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现在为什么又要往东南亚国家转移?是因为当地的生产成本便宜,布价较其它地方有优势;
往小了说,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质量差不多的产品,客户自然会选择价格低的,哪怕关系再好,合作的次数再多,也敌不过对方的价格更加便宜;
另外,现在的织造企业普遍都有大量的库存积压,布价越贵,那在仓库里堆着的几百万米甚至是千万米布的价值就越高;
最后,布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的信心,很多时候纺织市场就和股市差不多,只要对市场有信心了,产品就能卖出去,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但问题是,现在的织造企业深受布价的困扰。拿一款常规的380T尼丝纺为例,在几个月前行情正常的时候价格大约在4.5元/米,但是现在却已经跌了超过一块钱,变成了差不多3.5元/米,但是市场上一些这类产品的现货价格在3元/米,而这类现货的收购价在差不多2.6元/米。
现在的布价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混乱的程度,同样的一块布,竟然有四种价格,这样的生意,叫马云来都不一定会做啊。
原料、促销站两边,一遇抛货全傻眼
原料价格
首先是原料价格,在供需情况基本稳定的时候,布的价格基本就是跟着原料价格在走。原料涨价了,织造企业就有了涨价的理由;而原料降价了,哪怕这家织造企业的布是用之前的高价原料织的,那也不能叫高价,因为别人家的布肯定会比你的更加便宜。
对于涤塔夫、春亚纺这类常规产品来说,原料成本占了生产成本的大头,在行情正常的年份里,市场上这类产品的价格基本就是随着原料的价格随波逐流。
促销
在织造企业库存比较多,市场比较激烈,或者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时候,织造企业就会采取一些促销的手段来降低库存,虽然会损失掉一些利润,但是总能够维持正常的经营。
而因为促销的布价比市场价格会低一些,贸易商只要吃进过一段时间转手就是利润,因此基本也比较愿意收这类布,而织造企业也能够缓解一些经营的压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双赢。
抛货
但是在近期,市场上常规产品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促销的手段已经不管用了,这时候如果资金周转不过来了,但又因为贷款、工人等原因需要维持开工,那就只能抛货了。
抛货的价格一般会远远低于市场价格,而且量一般不会小,对市场上的布价冲击也会非常大。
而上文说的例子,4.5元/米就是常规的价格,3.5元/米就是在原料价格下跌加上织造厂家促销之后给出的价格,2.6元/米则是织造企业急需资金周转的抛货价格,3元/米则是贸易商收了市场上抛出的货以后再卖现货的价格。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布价
现在的市场上的布价变得如此混乱,给织造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但这样的状况有办法解决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成布价混乱的罪魁祸首是织造企业库存太多,是喷水织机产能过剩,想要稳定布价最直观的还是要把产能降下来。
7月,已经有不少织造企业开始停产放假,外围地区产能已经降到了6成附近,这样的产能缩减或许能够对布价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对于有一定实力的织造企业来说,生产差异化产品才是未来真正的出路。虽然现在外围开机率低了,但是等一段时间行情回暖以后,开机率势必还会涨回来,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时间内是无解的,因此要活下去,甚至还要活得很好,那还是要尽可能地做到“我们不一样”。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