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PTA期货主力1909合约在连续两天上涨之后又开始了急转直下。截至15时收盘,PTA主力合约收5962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68点,跌幅为2.74%。
近两周以来,PTA期货一直都在暴涨暴跌中度过,无论是中美贸易谈判的取得进展,还是美联储降息,伊朗问题导致原油上涨,总之宏观方面利好不断,但是终端织造企业却不买账,聚酯工厂产销曾连续一周时间维持在1-2成,一方面织造企业停产情况确实存在,更重要的是,织造企业真的没钱了!但织造企业的钱都去了哪里?
建新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外围织造企业建厂导致产能过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期笔者就采访到了一家在安徽地区有投资的企业,他们的工厂在近期刚刚上马不久。
问到为何在近期投产,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买地、建厂、买机器、手续都已经办了,可这个时候行情也变差了,但不投产也没有办法。
但是因为外出建厂需要大量资金,去年上半年常规产品去库存获得的资金已经全数投入到了新厂房中,此外还有数目不小的银行贷款。若此时不开工,银行方面会认为经营出现了问题而上门催收债务。
为了保持开工,在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能抛掉一部分库存来购买原料。
因此,哪怕近期原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他们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金来购买几个月存量的原料。
累库存!库存多了要抛货,抛货多了压价格
库存也是老大难的问题。往年行情正常的时候,贸易商都会购买一些常规产品,在下半年行情好转的时候转手小赚一笔。但是今年,因为产能过剩,库存太多,市场上总有抛货的情况出现,抛货现象频发的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
举个例子,380T尼丝纺现在的价格大约是在3.5元/米(比去年同期低了几乎1元/米),但是一些工厂抛货的价格则是在2.6元/米左右,中间商收了以后加价到3元/米卖现货还是有不错的利润。因此按照正常价格卖布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而企业为了资金周转抛货常常是上百万米的量,这样一来,织造企业的订单则受到了极大的打压。
产能过剩加上对未来预期行情不佳,市场上的贸易商现在收货都非常谨慎。织造企业目前的产能几乎都变成了库存。一些大一点的织造企业目前拥有超过百万米库存的不在少数,甚至有部分企业库存超过了千万米。
工人工资、原料都是要现款结算的,可这些库存却压在了仓库没法变现,哪里还有这么多钱来囤原料?
应收款!行情一差,应收款问题卷土重来
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上的坯布属于卖方市场。据笔者一位做贸易的朋友描述,那时拿布带款提布是最基本的,有的时候你有钱织造厂也不一定把布给你,还要靠关系。
今年这个时候情况却颠倒了过来,现在一些库存积压严重的织造企业老板都亲自上门去推销自己的布,价格好商量,要定织也不是不可以,总之只要有人来买布,织造厂就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但是这也催生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应收款。因为现在属于买方市场了,很多时候为了卖布,账期会拖得比较久。倒也不是说要故意当老赖,但是现在下游的服装企业给钱也没有之前利索了,欠款情况也很严重。
现在一些贸易商就是一个账一个账分开,如果上游的服装企业不给钱,那关于那一笔订单的钱贸易商也不会付给织造企业,哪怕账上有钱都不给。而织造企业为了规避应收款的风险,也会拒绝一些看上去款子比较难收的订单。
这样一来二去,织造企业手里的钱就更少了。
订单难!数量少了,“刁难”却变多了
今年服装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而其中很大的压力都被转嫁到了上游贸易商和织造企业这边。
今年开始,一方面,市场上大量服装品牌订单数量压缩得都非常严重;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服装品牌对面料的要求较往年都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据一位贸易商透露,他们在给一家已经合作多年的服装品牌供货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非常严苛的标准。仅仅是风格方面据给的样式稍有偏差,肉眼很难辨别,做成成衣也不会有什么差别,按照往年的标准也是可以通过的,但是今年就是不能通过,服装品牌就要给这批货扣款,打折。
目前给服装品牌的面料毛利虽然还是可以,在30%左右,但是要完成这么严格的标准,未来的成本势必会有所增加。再加上数个月乃至半年漫长的账期,可以说,现在的订单越来越难做了。
面料订单越来越少,又越来越难做,面料企业的日子不好过,织造工厂的情况也就好不起来了。
所以说,在原料涨价的趋势面前,织造企业不是不想一下子囤几个月的量,只是手上没有那么多的现金,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那些“大佬”们也不用费心炒作了,现在下游这个情况,原料真的是炒不起来的!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