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九月来了。可九月来了,布老板们所期望的旺季却没有如约而至。与过去几年的九月相比,今年的九月又有怎样的不同?是什么让现在的行情变得如此“捉急”?
原料价格
说到今年与往年的行情差距,原料价格的差别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对大部分的传统制造业来说,原料的价格就代表了成本中的大头。尤其是利润微薄的长丝织造行业,对原料价格的变化异常敏感。
以往到了下半年,原料价格也会在一段时间内上涨,一个月涨1000这样的涨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不过总的来说,往年的原料价格上涨,由多种因素引起:有国际油价上涨引起的涤丝跟涨,也有下游市场火热导致涤丝产销旺盛供不应求引起的上涨。但总的来说,涤丝上涨的时间一般都在十月或者十一月,一般都要等下游行情起来以后才开始上涨。
但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七八月是纺织市场的传统淡季,下游织造企业一般都是备货,为下半年做准备,这段时间里订单数量往往不多。但今年的涤丝价格上涨的时间却集中在了7、8月。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上游PX、PTA的上涨。不过,到了九月,传统市场要进入旺季的时候,PX、PTA价格开始下调了,涤丝虽然稳在高位,却也有了下跌的苗头。
眼看旺季就要到了,但高价丝织出来的布在市场上明显没有竞争力,可以说是买多少亏多少。这时候,织造企业自然不敢大量买丝,大家都在观望,布的价格一时也下不来,订单数量也就随之减少了。
织机数量
过去两年,因为织机整治,江浙地区的喷水织机是在逐年减少的,在不断增加的需求市场与降低的产能共同作用下,常规产品过了两年多的“好日子”。
今年,织机整治还在继续,江浙地区的织机数量依然在减少,但外围地区的织机数量却开始多了起来。今年上半年,大家都在想外围的产能什么时候能够起来。在上半年走访的时候,布老板大多预测的是7、8月份。来到9月,外围的产能真的来了。外围产能的兴起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了供需,过去的两年的“好日子”是因为常规产品供不应求,供应上来了,这样的“好日子”自然也要结束了。
根据笔者了解,因为没有织机指标的约束,外围产能的生产规模一般都比较大,生产能力较强。但因为原料价格,工人熟练度,配套设施等各种原因,目前外围的产能并未完全释放出来。预计接下来一年内常规产品的产能还会继续提升。
染厂
染费是面料成本的大头,染厂的交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面料市场的火爆程度。
以涤塔夫为例,“烂布”涤塔夫是最易染色且要求相对低的产品,正常染色在一星期左右出货,而在去年九月出货周期达到20天以上!
但今年九月已过去了三分之一,染费的价格整体依旧以稳为主,超成本的价格有所上涨。如今染厂交期比较快,一般打样后一周内能出货。
染费方面,因为环保问题,成本一直涨,所以染费也一直在上涨,和去年同期比染费上涨接近15%,不过因为是分批次缓慢上涨,面料商的反应没有对原料那么大。
整体来说,在供需、原料及环保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今年9月的行情较往年略显平淡,接单情况较前两个月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布老板对未来的预测普遍较为悲观,但后期影响行情的因素很多,行情到底如何,也难以判断。因此,布老板应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等待旺季的来临。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
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