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西安又有一个纺织厂即将消失,一代人的记忆!

来源 : 纺机网 | 作者 : 纺机网 | 时间 : 2017-09-25

西安国棉三厂在七八十年代是最辉煌的时期,人们都非常羡慕这些在纺织厂上班的工人,是个个行业都羡慕的单位,时间过得真快半个世纪了,随着纺织行业下滑,以前的辉煌已经不在了,但这也是一代人的记忆,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纺织厂都要拆掉,不知你或者你的父母在这里上过班吗?所以拍一些照片,留给大家欣赏方面辉煌的纺织厂。


曾是郑州“聚宝盆” 60年前三厂姑娘最抢手

上世纪50年代,在郑州西郊,郑州国棉厂以“一年建一个厂”的速度拔地而起,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些国棉厂成为郑州人特别的记忆。

在这些国棉厂中,郑州国棉三厂因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殊的地位,引发人们特别关注。

▲ 国棉三厂的“苏式”风格红顶小洋楼

在郑州棉纺织厂曾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厂马路三厂楼,四厂平房碰破头,五厂污水到处流。”说起郑州国棉三厂,退休工人们最深刻的记忆便是它的“苏式”风格建筑群了。

今年80岁的袁鸿岗老人,从1954年郑州国棉三厂开建时就进入这个厂,在此后的1983年到1995年,他还担任国棉三厂的厂长。

在袁鸿岗老人半个多世纪的国棉三厂生涯里,他见证了这个国棉厂的成长壮大,也见证了这个国棉厂的荣光。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讲述的国棉三厂的那些事。1954年,袁鸿岗从上海调到郑州支援社会主义建设,那一年郑州国棉三厂开建。

“我来的时候西郊还是一片荒地,后来这片荒地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袁鸿岗说,在这些楼群中,国棉三厂的建筑显得很特别。

袁鸿岗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郑州国棉三厂是按照苏联设计的图纸建设的,当时跟其建筑风格同样的国棉厂还有北京二棉、石家庄二棉和西安西北四棉。

“当时工人居住的都是‘苏式’的红顶小洋楼,厂房是包豪斯风格设计,跟其他厂比起来要气派得多。”袁鸿岗告诉记者。

袁鸿岗还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敌特破坏,当时国棉三厂还驻守有军队,“一个连100多号人,都是荷枪实弹,进厂要工作证,进家属区要家属证。”

如今,走在国棉三厂里,这些“苏式”的小洋楼依旧保存完整,方正的楼体,斗篷式大屋顶,屋顶上还有多个烟囱,家属房都带拐角。

“这种建筑冬暖夏凉,那时候楼下还种满了花草,当时全国像咱这么好的厂子没有几个呢。”退休老工人们自豪地说。


刘少奇曾来郑州视察国棉三厂

在袁鸿岗提供的一张老照片上,反映出当时国棉三厂的下班场面,工人浩浩荡荡,挤满了国棉三厂前的马路。

袁鸿岗告诉记者,国棉三厂建成后,工人达6000多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度达到1万多人,有些工人还是拖家带口来的,这样,住房就成了问题。

当时很多工人结婚生子,但由于住房紧张,男人们继续住集体宿舍,带孩子的女人们,也只能几个人合住一个宿舍,那时候叫“母子楼”。

还有很多家庭不得不挤到一个大房子里,“用帘子一拉,分成几个隔离的区间,一家人就挤在隔间里,夜晚睡觉不知道有多尴尬”。

1967年3月,刘少奇来河南视察,对郑州市委汇报的职工住房紧张问题十分重视。

袁鸿岗当时是负责接待的人员之一。他回忆说,当时刘少奇建议工人们动员家属回归农村,这样既能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又能发展农村生产。


国棉三厂效益好 成了郑州的“聚宝盆”

国棉三厂建成后很快实现盈利,当时有句话形容其效益:“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在此后的30多年里,纺织工业一直是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袁鸿岗说,当时根本不用担心布卖不出去,不管好坏,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因为效益好,国棉三厂成为郑州市财政和外汇的“聚宝盆”。

那时候,虽然厂房里机器轰鸣,棉絮乱飞,但是工人们干劲很大,机器24小时不停,工人们也跟着“三班三运转”。

“老师傅带新徒弟,大家比学赶帮超,争当先进蔚然成风,三厂的女工毛子棉就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袁鸿岗说。

效益好的时候,每年都有两三千万元的利润,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棉三厂最困难的时期,三厂仍有300多万元的效益,并没有出现亏损。

改革开放后,国棉三厂效益开始出现滑坡。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势,袁鸿岗带领工人们一方面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增加出口找销路。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棉三厂达到了建厂以来最辉煌的时期,一年的效益达6000多万元,光缴税就2000多万元,出口量也增加到了70%以上。

到了国棉三厂建厂50年大庆时,50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达16.6亿元,相当于为国家赚回了33个同等规模的纺织企业。


在郑州娶媳妇 国棉三厂“纱妞”最抢手

效益好,工人的待遇自然不错。袁鸿岗说,当时三厂“食堂饭菜有荤有素,有米有面,有汤有粥,花一毛五分钱就能买到带肉的菜”。

工人进厂时,就有27块钱的工资,半年后涨到67块钱。

67块钱是啥概念?相当于当时21级干部的工资,一般干部当时工资只有二三十块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郑州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小女小女快快长,长大好进纱厂,吃得好穿得光。”

拿着高工资的女孩儿们自然打扮得很时髦,当时被人们称为“纱妞”,她们找对象眼光也是很高的,是当时很多高级干部追逐的对象。

袁鸿岗说,上世纪50年代,每到周末,就会有单位找国棉厂搞联谊、办舞会,其实舞会只是幌子,实际是“牵红线、搭鹊桥”。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郑州国棉企业开始走下坡路,6家国棉企业有的破产,有的改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而这些红极一时的“织女”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们的青春和理想如国棉三厂门楼上的朱红,逐渐在岁月中褪去。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纱师弟微信

新闻热线

0512-63086536

商务合作

0512-63082910

纺织通英文APP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