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大连主办2017石化产业发展大会,大商所产业拓展部总监蒋巍在会上再次对沉寂多日的乙二醇上期货发声,他表示,大商所将研究开发乙二醇等新品种,力争实现产业链全品种覆盖,为化工企业提供更多避险工具。
关于大商所对乙二醇上大期货的说明,这已是自去年10月16日证监会已批复乙二醇期货的立项申请后的第三次发声了。关于乙二醇上大期货,早在多年前监管层就有酝酿,自去年以来获批和公布草案合约后才渐渐由了眉目,但当事件进展到接近尾声时,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关于此事却依旧云里雾里。酝酿许久的期货上市,最终仍难拍板!不禁发问,关于乙二醇上大期货,都在担心什么?
上大期货与否带来的“现实反映”:成乙二醇行情的重要“分水岭”
2016年10月份后,乙二醇上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消息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连商品交易所2016年11月16日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乙二醇期货的立项申请,随着乙二醇期货立项批复的消息出现,市场当周周五单日涨幅即达到1.92%,整体市场受消息影响由低迷转为偏乐观,12月4日在2016第12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大连商品交易所专场活动”上,乙二醇期货合约及规则草案首次亮相市场,当月5日开盘乙二醇重心大幅上行3.4%且持续宽幅拉涨一举突破7000元/吨关口。随后,乙二醇像疯了一样在11月后迎来了垂直上涨。可以说乙二醇期货上市引发的一系列动作可谓是暴涨的主要推动力。
然而上期货消息公布之后不久,国内八家主流聚酯厂家联名上书反对乙二醇上大期货,声称乙二醇不具备成熟的上市条件,向证监会提出延迟上市的申请。正是由于这8家聚酯龙头企业联名反对、主流工厂担忧弃用,导致了市场信心遭重创!之后乙二醇上大期货便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乙二醇内盘价从最顶峰的8300元/吨以上直线下跌至目前的5720元/吨,跌幅超过31%,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
关于乙二醇上大期货,聚酯企业都在担心什么?
据了解,全球一半的乙二醇(中国约90%的乙二醇)都用于中国的聚酯生产。在中国,85%的聚酯用于化纤行业生产涤纶纤维,涤纶作为化纤中最重要的产品,与中国GDP基本同比增长。江浙地区化纤企业密集,如恒逸、荣盛等大型化纤企业都坐落于此,因而需要大量的乙二醇来满足聚酯纤维的生产。而另一方面,2015年乙二醇进口量为877万吨,进口依存度约69%。那为何聚酯龙头企业的反对声音异常的坚定?他们都在担心什么?
1、乙二醇下游企业习惯使用石油路径产品,而对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近年来亦不是很肯定。目前,聚酯企业在实际使用煤制乙二醇中有掺合现象,目前掺用比例一般为20~30%。而一旦成为大商所期货,聚酯厂家担心贸易商的鱼目混珠,掺杂更多比例的煤制乙二醇。
2、从上文可以看出,自乙二醇期货即将上市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国内供应商便开始大量囤货,国外供应商也相继调高自身库存,减少了市场供应,使得价格出现暴涨,鼓励了投机行为。而对于实体企业来说,原料价格上涨势必增加企业成本,对企业的良好运行存在较大压力。
3、另一个考虑的点是乙二醇的产能问题,从前几年争相上马煤制乙二醇项目,形成了没有统一规划、无序竞争的结果,导致在成本优势和质量工艺不占优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低谷期。而若一旦上市,势必乙二醇项目产能特别是煤制乙二醇将继续扩增。据了解,至2020年中国将总计建成41个煤制乙二醇项目,总产能1026万吨。虽然说中国乙二醇需大量进口,但在全世界格局来看已是产能过剩。
总的来说,聚酯工厂以上的担忧也是无可厚非,恳请证监会暂缓乙二醇期货的上市进程也不无道理。当然若能解决以上的担忧,对于乙二醇的消费量巨大、对外依存度高、价格波动频繁等因素,如果乙二醇期货能够顺利上市,将有效缓解聚酯以及乙二醇生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如今大商所领导此番发声并未提及乙二醇上市的时间,只是继续研究开发乙二醇等新品种,在文中也提到要继续完善交易和交割制度,不断适应现货市场变化,便于企业顺利开展交割。其实也说明了证监会对聚酯企业联名上书存在某些情况的认同,或许正在做部分的调整。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