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边是针织物的一种特性,其成因是由于纱线在编织过程中弯曲后,在自身内应力的作用下,纱线试图伸直造成的。影响卷边的因素包括织物组织结构、纱线捻度、纱线线密度、线圈长度、纱线弹性等。克服卷边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高温定形去除纱线的内应力;二是利用织物的组织结构冲抵纱线的内应力。
汗布属于单面织物,其卷边性是与生俱来的,加入氨纶丝后,更加强了卷边的程度,而且由于氨纶不耐高温,其定形温度及时间受到限制,因此通过定形不能很好地释放纱线内应力,成品布仍会有一定的卷边性,浆边也就成为后整理过程中的必然措施。
但在织造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织物结构的变化来克服或减轻织物的卷边性。比如单面珠地网眼组织没有卷边性,因此可在织物开幅线两侧2 cm范围内编织网眼组织来解决汗布卷边问题,编织工艺如下。
织针排列:织针按照AB…ABABCDCDCD…CDCDCDABAB…AB顺序进行排列,其中CD织针位置为开幅线两侧的网眼组织。
三角排列:4路为一个循环,三角排列如图1所示。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